突然走红!有人开始给眼珠拍写真,医生紧急提醒:有危险

侠名

“虹膜写真”最近火了

突然走红!有人开始给眼珠拍写真,医生紧急提醒:有危险
(图侵删)

不少网友和商家

在社交平台发布写真照片

并配上浪漫文案

图源网络

不少情侣也将其

作为一种情感见证

图源网络

什么是“虹膜写真”?

据了解,“虹膜写真”的拍摄方法与在医院检查眼睛类似,首先顾客要将下巴放置在一个托盘上,两侧强光会将瞳孔照亮,再由处于正面的一台相机进行近距离拍摄。

通过拍摄人眼内的虹膜,再经过后期渲染,就能得到一幅独一无二的“虹膜写真”照片。

“虹膜写真”拍摄机器

图源:大皖新闻

相关报道显示,拍摄一张六寸的“虹膜写真”照片价格为99-170元不等,经过电脑渲染效果后半个小时就能取片,根据照片再设计手串、手机壳等周边产品。

作为新兴产业,不少从业者比较看好其前景,已经有多地开设相关门店。

“虹膜写真”会不会伤眼睛?

专家表示,“虹膜写真”的原理是将虹膜局部放大,呈现出细微的结构,在医学上已经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

但由于拍摄瞬间往往需要强光照射,如果光线过于强烈,瞬间光能聚焦,还是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光损害。

“建议在拍摄时,眼睛尽可能避开强光,更不要注视光源。也不建议经常拍摄。”

图源:央广网

专家指出,如果拍摄时需要强光照射,且时间较长、反复照射,对本身就有眼睛疾患的人来说,可能会造成损伤。

因此不建议有角结膜炎、眼底病变等眼病,或近期刚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拍摄“虹膜写真”。

“虹膜写真”

会暴露个人信息吗?

12月11日

话题#虹膜写真尽量别公开展示#

冲上社交平台热搜

那么“虹膜写真”安全吗?

虹膜具有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优选。

人眼的内部结构

图源:科普中国

虹膜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特征信息,而且在幼年固定下来后维持终身不变。相较于取样难度高、识别慢的DNA识别,虹膜识别具有快速、准确等诸多优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工程师郭苏敏表示,虹膜图像采集需特定的虹膜采集仪支持,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虹膜写真”的微距镜头可能无法完成。

尽管“虹膜写真”和虹膜生物认证在硬件、软件和技术原理上并不完全相同,但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结合相关技术手段进行破解,所以最好不要公开展示。

除了“虹膜写真”

这几种照片也不要随便晒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在朋友圈、短视频上晒美食、晒美景,但稍有不慎,个人信息可能就会泄露。那么,哪些照片不能随意发到网上呢?

不要公布手持身份证照

这些照片中会包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身份盗用,办理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甚至进行违法活动。

不要发布各种票据类的照片

很多人出差、旅游都喜欢拍火车票或飞机登机牌,发到朋友圈分享。

这些票据上不仅会包含姓名、出发地、目的地等信息,而且在条纹码或者二维码中也会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存在被不法分子破解并窃取的可能。

不要晒家门钥匙、车牌等照片

不法者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这些照片会分析出发布者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获取发布者相关的生活习惯。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在照片中出现特征明显的物品,例如家门钥匙、车牌号码等。

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日常生活中应提高警惕

若发现个人信息

被伪造、变造、非法买卖

及时报警

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人民网科普综合国家应急广播综合自央广网、央视网、中国青年报、大皖新闻

福建省建瓯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河北省元氏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福建省罗源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60种萌宠将分批入住蚌埠张公山动物园

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边“撸熊猫”边上学?全国首个!招50人!你离“花花”又近一步

浙江:聚焦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等15大战略领域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龙舟竞渡迎端午 多地龙舟赛燃情开赛

贵州省万山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2

(台海观澜)到福建听一场台湾歌手的演唱会

初创企业经营者培训正在火热报名中

雅虎记者:库明加希望能和勇士完成顶薪续约

突然走红!有人开始给眼珠拍写真,医生紧急提醒:有危险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苍穹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