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拉面历经百年传承、创新、发展,现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城市“金名片”。如今,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中国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产业园将重点围绕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电子商务、文旅研学体验等多元化业态,通过打造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拓宽市场边界。
9月24日,记者走进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学员正在体验拉面的烹制,拉面师傅手把手教学。和面、揉面、溜面、拉面……一拉一伸之间,面团神奇变幻,这道中国传统美食正在绽放其独特的魅力。
整合资源
推动牛肉拉面产业“全链条”发展
“小碗面,大产业,兰州牛肉拉面向上链接着农牧养殖业,向下链接着预包装工业,中间还带动着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工业力量、增强文化输出等多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梁顺俭说道。
为形成响当当的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集群,今年7月,由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中国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产业园项目落户兰州榆中县。该项目占地158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包括浓缩牛肉汤、半成品牛肉调味品、西北土特产、牛肉拉面店设备设施等工业旅游板块和短期技能培训、技工学校等;二期重点围绕产业学院、品牌孵化、国际连锁、电子商务等,打造集研学体验、文旅于一体的兰州牛肉拉面文化艺术体验工坊。
“目前该项目一期的地基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就业、孵化创业、发展产业,拉动地方经济,成为集供应链和产教融合于一体的兰州拉面文化产业园。”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进入牛肉面行业38年的从业者,梁顺俭一路见证了兰州牛肉拉面的蓬勃发展。他认为,“当前,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会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以文旅、品牌、供应链输出为抓手,将传承弘扬文化和拓展产业经济结合起来,推动品牌的规范化、职业化、国际化发展,通过中国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产业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提升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的影响力和发展水平。”
创新出海
“内外双向”培养国际化人才
近年来,随着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的迅速发展,兰州牛肉拉面企业扬帆出海、走出国门。目前,兰州牛肉拉面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50多个国家开店600余家。
对此,梁顺俭认为,随着兰州牛肉拉面海外开店越来越多,该行业的“技管合一”人才愈发紧缺。“我们不能只培养拉面师傅,要培养国际型全能人才,不仅会技术,还要懂外语、懂经营管理。”
因此,中国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产业园以“在内培养国际人才,在外扎根文化技术,让外国人深度参与中华饮食文化”为目标,依托甘肃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为行业培养“技管合一”的国际化人才。
“福州的兰州拉面店生意很好,自己也很喜欢吃,于是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来自福建福州的魏志涛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下,通过两天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揉面的技巧。魏志涛介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络平台上了解到甘肃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便动身来到这里学习。“白天我在这里学习拉面,晚上回去线上学习德语,打算以后在德国开一家兰州牛肉拉面店。”
在甘肃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许多来自世界各地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颇有兴趣的学员齐聚于此,学习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技艺。据梁顺俭介绍,自办校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了国内外学生4万余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高级培训班吸引了多个国家的学员,精通外语、精通拉面、精通管理,是我们对海外人才的培养方向。
为在海外打造最具兰州地域文化特色,惠及当地民众的文化技艺研学体验工坊,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联合甘肃山丹培黎职业学院及其他相关高校开展深入合作,创办兰州拉面培黎工坊,在新西兰、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面向海外大、中、小学和普通大众开展研学,以兰州拉面培黎工坊为载体,用文旅研学体验、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启“兰州拉面师”职业带动产业国际化发展新模式。
“兰州拉面培黎工坊集技能培训、趣味研学、经营用餐、文化体验于一体,突破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国际化发展中海外开店的传统模式。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中文+兰州拉面工坊’的特色职业、产业国际化发展模式,依托中国兰州牛肉拉面文化产业园,促进国际兰州拉面产能合作,推动兰州牛肉拉面文化走出去。”梁顺俭说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陶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