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小编

原标题:“共建‘一带一路’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求知,哪怕远在中国’。这句在阿拉伯国家家喻户晓的谚语表明,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交往历史悠久。”《今日中国》杂志社中东分社副社长侯赛因·伊斯梅尔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古丝绸之路,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不仅实现了瓷器、丝绸、石榴、胡椒等商品的贸易,推动了农业合作,也促进了双方文化、艺术等层面的交流。”

伊斯梅尔长期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写作以及译介工作,30多年来,他通过翻译中国古代典籍以及写作、演讲等方式,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他参与翻译的《西游记》《庄子》《孟子》等中国典籍,在阿拉伯世界颇有影响力。去年6月,由于在促进中阿文明交流互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伊斯梅尔获得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在伊斯梅尔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始终一脉相承、充满生机活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故事像广袤的大地和深邃的海洋那样无穷无尽。每当我开始写作或翻译时,我都觉得在了解中国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伊斯梅尔说,中华文明是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阿中双方持续交流,相互了解,共同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篇章。“作为不同文明的重要代表,阿中文明交流互鉴跨越千年。从古丝绸之路促进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伊斯梅尔说。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伊斯梅尔说,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有利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黄培昭)

(人民日报)

气温过山车!年初五前安徽最高温回升至22℃,年初六局地骤降11℃

亚洲杯即将开赛:大牌回归 谁能阻止日韩逞强?

青海海西:长江源村村民喜迎新年

合作才能共赢!欧洲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声浪高涨

中国金花逯佳境闯入决胜轮!中网女单资格赛赛果发布→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3.0级地震

乌前议员称基辅乌军总参谋部一建筑因俄无人机残骸坠落受损

请提前储水!明晚长沙这些地方将停水

辽宁省阜新市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3

皇家马德里5比3马德里竞技

小叶医探丨380家单位带来上万个岗位!2025安徽省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火爆开启

高铁座椅不卫生?12306回应引发热议!

“共建‘一带一路’书写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苍穹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