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就医路 多项举措提升民众就医便利

❤

央视网消息:不少群众在看病就医过程中会遇到在不同科室、不同医院、不同城市间转诊的问题,有时候还会遇到医院之间的结果互相不认又得重新做检查的情况。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 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多项举措密集出台,大大提升民众就医便利。

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 提升服务连续性

通知提出,接诊医师落实首诊负责制,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在看病过程中,对于接诊医师判断有转诊需要的患者,可经由接诊医师负责联系医疗机构转诊中心,协助患者直接转诊到医疗机构内其他科室,或外转至相应医疗机构治疗。

其次,医疗机构要设立转诊中心,或指定固定职能部门承担患者转诊服务工作。

同时,地方各级医疗机构要优化转诊流程,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转诊服务。

2027年 基本实现检验结果全国互通共享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指出,2025年底前,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20个省份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省调阅;2027年,基本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通共享。

国家卫健委:互认应尊重疾病诊疗客观规律

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互认项目超过100项,但有些检查检验的内容为什么不能互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比如,人体血液当中的血小板代谢周期是8—12天,超过这个时间,也就是超过正常的生理代谢周期,这时候就要重新进行检查。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还是很多的。对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尊重疾病诊疗的客观规律,尤其要尊重医生的临床决策权。

国家卫健委:六种情况下不互认 需重新检查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还明确了接诊医师根据诊疗需要,需要进行重新检查的情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第一个是因为病情变化,相关的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第二个是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比较快的。第三个是相关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比如手术、输血。第四个是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的情况下。第五个是涉及司法、伤残、病退等鉴定的。第六个是还有一些其他需要重复检查的情形。

美“星舰”实施第八次试飞 将首次进行卫星部署模拟演练

中秋节假期临近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出游提示→

增强绿色发展底色、“引进来”“走出去” 透过数字看中国外贸发展成绩单

突然走红!有人开始给眼珠拍写真,医生紧急提醒:有危险

青海海东黄河流域开启夏粮收割“第一镰”

镇沅县法院“调解+当场履行” 一步到位解纠纷

进一扇门 办多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

新疆乌鲁木齐:七夕浪漫盛宴

海南2个案例入选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3

打造不一样的“汽车嘉年华” 2024深圳国际车展闭幕,预订成交额超43亿元

王金:让“火车迷”变“护路志愿者”

畅通就医路 多项举措提升民众就医便利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苍穹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