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名驹——椰风海韵 匠心雕琢

小编

11月17日

海南椰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名驹——椰风海韵 匠心雕琢
(图侵删)

《人民日报》第7版刊发文章

《海南椰雕国家级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吴名驹

——椰风海韵 匠心雕琢》

版面图及全文如下

↓↓↓

海南椰雕国家级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吴名驹

——椰风海韵 匠心雕琢

人民日报记者曹文轩

屏息、凝神,刻刀游走在粗粝的椰壳上,一把接着一把地交替轮换,沙沙作响间,吴名驹轻轻吹去表面的碎屑,仔细端详。“对每件作品都要用心,它是什么样,自己就是什么样……”交谈间,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的那个午后。

吴名驹正在认真打量他的椰雕作品。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吴名驹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龙桥镇保明村,16岁时,他到隔壁的富道村游玩,这里因数百年来世代传承椰雕技艺,被称为“椰雕村”。从小学习画画的吴名驹看到栩栩如生的椰雕,顿时来了兴趣。村里的老艺人文传述祖祖辈辈做椰雕,见他好学,便给了他一颗椰子回家雕琢。

雕什么?吴名驹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想法:“村子公庙里有一只木雕麒麟,经常见,样貌熟悉,就是它了。”于是,这只“麒麟”成了吴名驹的第一件椰雕作品。文传述见他没有基础,却雕得像模像样,便收他为关门弟子。此后,吴名驹拿起刻刀,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学习。

起初,吴名驹因为年龄小,手上力度不够,师傅让他从直线和弧线练起。他还在父亲的启示下,写起了日记,记录每天的练习内容。不知不觉间,家里的角落堆满了上百颗椰子。吴名驹逐一对比,才明白想要进步,必须肯下苦功夫。

时光流转,3年后的一天,文传述把吴名驹叫到身边:“我会的全部教给你了,你要到外面多闯闯,要比我走得更远,让椰雕被更多人看见。”时至今日,师傅的话语仍回响在吴名驹耳畔。

一路走来,吴名驹又先后学习了木雕、石雕、牛角雕,还去镇上给游客画过一段时间肖像。不同的艺术手法是获取灵感的途径,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椰雕的传统技艺。

“椰壳不同于木料,它内空外脆,要雕成一个个仿真的实物,需要进行大量的组合和雕刻。”吴名驹说。传统手法有浮雕、沉雕、镂空雕、油彩等手艺,均是在平面上进行雕刻,吴名驹想创新,让椰雕立体起来。

立体椰雕的拼接、脱胶均是技术难关,必须用外表光滑、厚度大、质地较硬的椰壳。一次次的失败后,吴名驹另辟蹊径,从传统木雕中吸取榫卯技术,发明了新的雕刻技艺——圆雕,弥补了海南椰雕一直以来没有圆雕榫卯结构的技艺空白。在吴名驹的工作室,摆着许多立体的“钱袋”“螃蟹”“蟋蟀”等,外观逼真,360度均可观赏。吴名驹说,这就是圆雕的成果。

2008年,海南椰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名驹打心底自豪:“椰壳不值什么钱,优秀传统手工艺却是无价的!”

在吴名驹的作品中,各式椰壳均是本土文化的载体:当地婚礼上使用的《槟榔盒喜罐》、充满乡间童趣的《蓬勃》、展现海南美丽景致的《椰风海韵》……他的作品多次被当作国礼、亮相重大展会,他还获得了“海南民间艺术大师”“海南椰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采访中,吴名驹始终把“传承创新”挂在嘴边。在他看来,椰雕想要发扬光大,还需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做好文创开发,让椰雕有机会走进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则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传承好古法技艺。让椰雕离人们的生活更近一些,被更多人喜爱。”

“椰雕的传承创新,归根结底还要靠更多年轻人参与。”吴名驹介绍,从2014年起,他多次走入琼台师范学院、海南大学等院校,带领学生们感受非遗魅力、学习椰雕技艺。“大家想深入了解椰雕,就要先了解本土的民风、民俗、文化……”在课堂上,吴名驹经常提醒学生们。看到讲台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充满兴趣与探寻的眼神,他相信传统椰雕一定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传承下去。

(人民日报)

安徽蒙城庄周街道“老书记”发挥余热解民忧

山东省曹县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官宣:雷迪什右脚踝扭伤 将于两周后接受重新评估

云南省绿春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5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菲恩”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美国法官暂时阻止特朗普政府削减大学和医疗中心研究经费

长白山机场首次开通“长白山=杭州=惠州”航线

进博会“越办越好”背后 永久举办地上海青浦久久为功

株洲白鹤学校开展“党建+家校”共育系列活动

专访丨中欧“要互相支持,而非相互阻碍”——访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艾旺格

谷雨过后再无寒 品春茶、吃香椿、赏牡丹乐享美好时光

S11巢黄高速公路合肥至无为(石涧)段 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海南椰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名驹——椰风海韵 匠心雕琢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苍穹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