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探索深海奥秘 这些大国重器还开发了什么“技能”?

小编

近日,“蛟龙”号刚刚结束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的科考,首次抵达香港交流。“深海勇士”号在南海水下寻宝的结果——“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的文物,在国庆前向公众开放。而“奋斗者”号在国庆假期仍然坚守岗位,在大洋里忙着执行科考任务。

除了探索深海奥秘 这些大国重器还开发了什么“技能”?
(图侵删)

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这里是海南三亚救助局码头,我身后的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刚刚完成科考任务,搭乘“探索二号”科考船回到三亚。这几年,“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就是从这里启航,帮助国内外的科学家抵达深海深渊,去探索海洋奥秘,为世界多个国家认识、开发、保护海洋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在码头不远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学部主任杜梦然正带领团队,研发新型光谱仪,为“奋斗者”号准备新型的深海探测传感器。年轻的杜梦然,曾数十次下潜到深渊,并多次担任中国以及中外联合载人深潜科考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牵头发起了“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学部主任 研究员 杜梦然:我们现在有了“深海勇士”和“奋斗者”这两个大国重器,我们希望把它向全世界开放。我们其实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小目标,我们的“深海勇士”每年下潜次数不低于100次,我们的“奋斗者”因为要出大洋,它每年的小目标是不低于50次。

目前,“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得到了新西兰、美国、印尼等十多个国家科研机构和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依托重大科学装置,打开了科技外交的新局面,搭建起一个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肖湘:我是2001年回国的,到2021年我第一次下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等这个机会,我大概等了20年。有了这么高密度、精确的取样以后,我们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都已经改变了。我们不再是一孔之见了,到了6000米以下、到了万米,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生机勃勃的一个世界。只有到了现场,你才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

得益于搭乘“奋斗者”号进行多次深渊科考,海洋微生物科学家肖湘带领团队,已经构建了当前全球最大的深渊微生物数据库,利用此数据集训练的大模型,已经用于约20种新型工业酶改进,发现了世界海洋最深处的大量新物种和生命演化新机制。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打造不一样的“汽车嘉年华” 2024深圳国际车展闭幕,预订成交额超43亿元

国家邮政局:超95%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

杭州警方:宾利车主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拘

第二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开幕式在京举行

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开放试营业 亚运标准水质获好评

甘肃省靖远县发布沙尘蓝色预警_2

无锡在京推介生态旅游度假区

黑龙江省肇东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四名文化”底蕴深厚 侨乡泉州推介“悠游洛江”

各地年货大集纷纷“上新” 市场购销两旺热闹红火迎新年

(新春走基层)赏花灯、游古建、品年俗 山西高平“花样”过大年

茂莱光学等成立创业投资中心 出资额1亿

除了探索深海奥秘 这些大国重器还开发了什么“技能”?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苍穹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